close

下學期的第二次段考結束,進入最後一個段考範圍的課程,
靜心思考剩下的最後這段日子,我想讓學生帶走些什麼?
貪心的、用力的刻著,想讓自己在短短一年之中,所能貢獻的,
留存在他們心中、轉化成為身體動作的一部份,不至於被時間刨到不著痕跡。

花兩節課的時間,系統地、結構地介紹如何整理筆記、畫表格,
在之後幾堂課中,呆滯、茫然,還有不知所云、放錯重點的心智圖,
學生為始終寫不出來的作業,一再編織出藉口與謊言,
也許讓自己能在老師面前華麗謝幕。
身為老師的我,
或許更要去看見學生在這些為所謂「不負責任」、「不用心」潤飾的謊言之下,著實 且龐大的挫折感。

仍需要框架,老師所搭建的鷹架,不能那麼快就拆。
我們,都需要「學習單」。

經歷一番折騰,耗費將近一個多禮拜的時間,讓學生大致了解〈為學一首示子姪〉課文中,所傳達的核心價值是:「Just do it!」
至於用影片 〈不必再等四年作為收尾時,在片尾秀出 nike勾勾logo圖樣時,學生問了我:「那是什麼?」難以解釋的囧境就先不談了

我還是想嘗試使用影片做為教學的輔助材料,只是我跟我的學生,都需要框架,一個能引導思考,並且將抽象的概念視覺化,一個結構性強的框架。
我放了兩段影片:

  1. 夢想.激勵人心的演說〉,尋找覺得激勵人心的句子,練習快速記下「關鍵字」。
  2. [Mio微電影]我的方向(1) - 夢想篇〉,作為舉例,與課文中貧僧、富僧的對話,相互對照。

〈為學一首示子姪-第三段 學習單〉

〈為學一首示子姪-第三段 附件〉

 

嘗試在觀看影片之後,運用「ORID焦點討論法 」向學生提問

這是我在寒假時,參加國姓國中舉辦的「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及基本能力培養」兩天研習中所認識的教學技巧。
目的是為了要讓學生對文本有感,
從課內文本,到課外舉例,再回歸自身,最後能解決問題
在解決問題之前,除了要知道是什麼問題之外,還要先喚起對問題的「情感」。
 

首先

Object 客觀

我問學生:「你看到了什麼?」,「有誰?」,「有什麼東西?」
因為只是眼前所見,所以能很快的得到了答案:

  • 「媽媽、兒子」
  • 「環島」
  • 「腳踏車」

再問:「你聽到了什麼?」「哪句話?」
學生們想了一下,道:

  • 兒子跟媽媽說:「我們開車的,最怕你們騎腳踏車的」,媽媽就回他:「我們騎腳踏車的,才最怕你們開車的」。這個是「倒裝句」!

    開放式的問句,會引學生說出最「真實」的答案,老師能更接近學生答案背後的「信念」,進而判斷學生「學到了什麼」。
    於是可以針對問題做澄清:
    這不是倒裝句!倒裝句改變字詞的擺放順序,但句子整體的意思並不會改變!
    就像是「我吃飯」跟「飯吃我」,這是完全不同的意思,不能稱作「倒裝」。」

    但女王堅持反駁:
    「可是我媽媽說這是倒裝句。」


    可見家庭中的各種互動,一個不經意的瞬間,一句不那麼認真的話,都在形塑學生的樣貌。

    如何不批判、不否定學生將在家庭中所學習到的東西,帶進教室?
    應當視為一種學習正向的力量,而不是干擾。


    『一個怪答案,會讓所有人思考什麼才是對的!』- 麗山高中 藍偉瑩 主任 / 台師大教育實習職前研習講座
    要營造一個可以允許犯錯、說錯的教學情境,
    如此,學生才能長出「不說謊的勇氣」!

     
  • 兒子跟媽媽說:『你眼睛又不好,騎腳踏車危險』

    我回應:
    「『眼睛不好所以不能追求夢想』,這是在講我們課文第一段所說的『事情困難或簡單』,還是第二段的『自己本身條件、能力的聰敏昏庸』?」

    (我想連結課文架構)
     
  • 媽媽包水餃的時候說:「冰箱裡有水餃,吃完我應該就差不多回來了」

    我追問:
    「媽媽知不知道她什麼時候回來?」
    (我測試學生們對這句話的理解,果然,學生回答:「媽媽不知道...」
    於是再一步說明:
    「媽媽大概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回來,所以包了差不多份量的水餃,跟兒子說:吃完她差不多就回來了」)
    我繼續問:
    「媽媽為什麼要去環島前還包水餃給兒子?還說那句話--我這輩子也該為自己做一件事。」

    (我想引領學生去看見母子的關係)


Reflective 反思
再來,進入「反思」的階段,對「感官」所接收到的刺激,產生「知覺」,賦予意義,稱為「感知」。
有感、有知,為此命名,才能體會這個世界帶來的美與意義。
你必須知道什麼樣的狀態,叫做「有感覺」;並且「知道」為什麼這個畫面、這個東西為什麼讓你有感覺。

我問:
「哪個畫面讓你最有感覺?」「是什麼感覺?」
我看學生們有些困惑,稍微提點:
「想一下剛剛看到哪一幕的時候,笑的特別開心,這就是一種有感覺的畫面。」
並且進一步澄清解釋「感覺」是像「驚訝、傷心、感動、開心、生氣」這樣的形容詞。
我說:
「給我一個形容詞!」「哪一幕,讓你有這樣的感覺?」

  • 甲蟲緩緩道出:「媽媽騎在前面,兒子開車跟在後面」,他的感覺是「奇特」。
    再等待甲蟲模糊、斷續地說出:「看到有人在排隊...有人在前面...不知道發生什麼事...覺得奇特」

    我要其他同學感受一下甲蟲所說的這個畫面,分享屬於「自己的」感覺。
    公主說出了特別的答案:「難過」,她不好意思地笑了。
    我很慶幸自己在這次對話裡,給了公主一個還算正向溫暖的回應--「咦!你這個感覺滿讓我驚訝的,我想知道這個畫面讓你聯想到什麼,讓你感到難過」
  • 公主說:「兒子很像跟屁蟲那樣,覺得他很可憐,所以覺得難過。」

    我是先回應完甲蟲,再聽公主分享的。
    但我把對甲蟲的回應,跟回饋公主的湊在一起看。
    摘要甲蟲的想法,以此回饋給他:
    「你的意思是,像是有人在排隊那樣,其他人會覺得好好奇,所以想看看前面到底發生什麼事」
    「這讓我想到,願意努力去完成夢想的人,會跟別人不一樣,讓別人好奇想看、想跟著他。」
    「哦!你似乎是站在兒子的角度去看這個畫面喔!」

    對公主的回饋是:
    「你記得最後一幕『兒子也騎車跟上來了,媽媽騎在前面跟他說:快點!你怎麼這麼慢!』嗎?」
    「你似乎是站在媽媽的角度,覺得兒子跟不上他,有點想嘲笑他,卻又覺得他很可憐,反過來同情他的感覺!」

    最後我說:「我覺得很棒,從兩個不一樣的答案中,聽到兩種不同角度的想法!」


再來要求學生給我另一個畫面。

  • 女王說:「兒子回家開門時,結果有東西擋在門口,怎麼推都推不開」,她笑得花枝亂顫:「覺得很好笑」。

    其實這個答案,真的很難回應,所以只好發揮我自己的亮點,
    順勢帶著有較高程度指導性的,將對話導向「我所認為的觀點」--與我從課文中所理解的意義。
    我追問:
    「為什麼本來可以輕易推開家門,那天卻不行?」

    學生:
    「因為媽媽買了腳踏車,擺在門口。」

    我進一步詮釋:
    「是不是因為媽媽為了她的夢想,做出了...『改變』。在你追求夢想的開始,需要一點改變,這也許會讓其他人覺得『很可笑』。」
    「但真正去『做了』,反而會讓人好奇、想跟隨他,看看他到底可以做到什麼樣的地步,最後,是誰會完成夢想?」
    (問到這裡,剛好連接起甲蟲與公主的對話)

 

Interpretive 詮釋

Decisional 決定

時間不夠,交代學生試著完成學習單。
沒有按部就班的去讓學生「詮釋」,似乎在一問一答與回饋中,我擅自詮釋了。
沒有去針對問題去「決定」解決問題的方案,因為一開始也沒有討論到「問題」,
這個問題是我的假定,假定學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達成夢想。
 

「天下事有難易乎?為之,難者亦易矣。」-〈為學一首示子姪〉
即便困難、即便現在我的教學能力與經驗就是菜,但不做,就沒有。
每踏一步,都是一種累積。

arrow
arrow

    J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